林分质量调整系数的确定
一、林分质量调整系数的主要因素
影响林分质量调整系数的因素主要有,林分生长状态因素、立地质量因素和地利等级因素三大类。
1.林分生长状态主要由林分的平均树高、平均胸径、单位面积株数和单位面积蓄积、主要组成树种材积生长率等森林生物生产力指标构成。
2.立地质量等级通常按地位指数级、地位级或立地类型来划分,或用林分的环境因子,如坡位、坡向、坡度、海拔、水分、土层厚度等来确定。
3.地利等级主要反映不同地点林地上林木的获利能力的差别。影响立木获利能力的主要因素有:森林采伐成本、集材成本、运输成本、仓储成本、销售成本(含仓储成本),以及税金和利润等。其中集材成本和运输成本是变化较大的因素,是影响地利等级的主要因素。
二、林分质量调整系数由各分项调整系数值综合确定。其计算公式为:
K=f(K1,K2,K3,K4)
式中:
K——林分质量调整系数;
K1、K2——林分生长状态调整系数;
K3——林分立地质量调整系数;
K4——林分地利等级调整系数。
其中:
1.林分生长状态调整系数K1和K2通常以基准日林分中目的树种的主要生长指标(如株数、树高、胸径和蓄积等)与参照林分的生长状态指标相比较后确定。
2.参照林分在不同的测算方法中其涵义不同,在各种成本法的计算中参照林分是指当地同龄级的平均水平的林分;在预期收益现值法中是各种主要成林树种的标准林分;在市价法中是指作为对照案例的原交易的林分。
3.在幼龄林和未成林造林地的林木资产价格鉴证评估中,以株数保存率(r)与树高两项指标确定调整K1和K2。
幼树资产价格鉴证评估中依照树种类型等级调整K1、K2。
当r>85%时,K1=1;当r≤85%时,K1=r。
K2=评估标的林分树高/参照林分平均树高。
4.在中龄林以上的林木资产价格鉴证评估中,以单位面积蓄积和平均胸径两项指标确定林分生长状态调整系数。
K1=评估标的林分单位面积蓄积/参照林分单位面积蓄积。
K2=评估标的林分平均胸径/参照林分平均胸径。
林分立地质量调整系数K3按地位指数级、地位级或立地类型确定。
K3=评估标的立地等级的标准林分在主伐时的蓄积/参照林地的立地等级的标准林分在主伐时的蓄积。
地利等级调整系数反映林分采、集、运的生产成本,一般按评估标的林分与参照林分采伐的立木价(以倒算法估算)比值确定。
K4=评估林地的立地等级的标准林分在主伐时的立木价/参照林地的立地等级的标准林分在主伐时的立木价。
5.在经济林木价格鉴证评估中,如采用重置成本法时,K=K1×K2;如采用其他方法时,K=K1。
K1=评估标的林分单位面积产量/参照林分单位面积产量;K2=1-评估标的林分已收获年数/林分正常可收获总年数。
全文完。